您现在的位置是 : 首页  >  特色区域  > 正文

九寨沟最新遥感监测:全域植被逐渐恢复,火花海恢复昔日美丽

日期:2023-06-09 12:42:30 来源:北京日报

1992年,九寨沟作为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遗产地内生态环境质量严重受损,27个遗产点中5处遗产点视觉景观美观度发生改变。为促进九寨沟的恢复和发展,按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及其操作指南的要求,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付碧宏团队基于九寨沟“天-空-地”监测项目,持续开展九寨沟自然景观、水体环境、植被覆盖度、次生地质灾害及其时空变化特征监测。

6月9日,在我国第十八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前夕,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HIST)发布了九寨沟世界遗产地震后动态变化遥感监测成果。成果分析显示,九寨沟区域内全域植被已逐渐修复,备受关注的火花海恢复昔日美丽。


(相关资料图)

生态环境:

全域植被逐渐恢复,植被覆盖度接近震前水平

遥感影像分析显示,九寨沟在2017年震前的植被覆盖区占全区总面积的82.11%。地震发生后,植被覆盖区占比降为79.91%。随着震后恢复重建的开展,2020年和2022年植被覆盖区占比分别升至81.07%和80.91%。这些数据反映九寨沟植被逐渐恢复,整体呈上升趋势,且植被覆盖度接近震前水平。

九寨沟2017-2022年 植被覆盖图

研究团队将九寨沟全域植被覆盖度分为高、较高、中等、较低和低等共5个等级。其中低、较低植被覆盖区面积显著缩减,且转化为中等和较高植被覆盖区,覆盖结构整体改善,植被覆盖的稳定性趋于升高,这表明,近年来九寨沟震后生态恢复治理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中,植被恢复集中于九寨沟自然遗产地的日则沟和则查洼沟,以熊猫海-五花海一线西南缘的植被恢复态势最佳。

他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得出,低植被覆盖区主要呈斑块状分布高海拔山区以及坡度较大的河谷区,较低和中等植被覆盖区于主要呈带状环绕于低植被覆盖区外围。由低、较低植被覆盖度转化为中等、较高植被覆盖度的区域在空间上呈块状、条带状、零散星状分布,反映全域整体已经逐渐进入植被恢复期。

水体环境:

火花海经灾后恢复重建,水体和周边生态环境逐渐恢复

火花海作为九寨沟遗产地的重要遗产点,是研究团队的监测重点。

九寨沟地震使得火花海堤坝严重损毁,决堤口长度约30至35米。震后,火花海堤坝北侧发生大规模垮塌,使得火花海水位降低,钙华丘几乎全部露出水面,钙华因失水而退化,造成视觉景观的巨大改变,极大影响了美学观赏价值。此外,钙华堤溃坝还让火花海失去了原有的蓄水和调节功能,随着火花海水位的降低,上下游形成巨大的水头差,上游水流的冲击可能导致火花海坝体的持续坍塌,引发钙华坝和钙华丘的坍塌等一系列次生地质灾害。

基于遥感影像显示,经过灾后恢复重建,火花海溃决区钙华坝已完成修复,其水体也基本恢复,已于2020年10月重新对外开放。从2022年7月无人机获取的影像可见,修复后的火花海坝体稳定,上游来水充足,水体清澈,周边植被基本恢复,火花海已经逐渐恢复昔日美丽。

火花海2017-2022遥感影像图

滑坡空间分布及变化:

地质灾害高、极高易发性区域面积大大降低

研究显示,整体上,九寨沟震后滑坡易发性逐年降低,进入震后长期稳步恢复过渡期。震后早期滑坡易发性主要受发震断层和地震烈度等因素控制,整体形态表现为北西走向椭圆状,面积大。随着时间的推移,震后滑坡易发性的控制因素转变为坡积物、降雨以及地形等,其高易发性区域整体呈北西走向的窄条带状分布,面积明显减少。

为了定量研究震后滑坡易发性的空间分布和变化情况,研究团队统计了2017年、2017年至2019年和2019年至2020年滑坡各易发性级别所占比例。结果显示,2017年中、高等级易发区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31.18%、13.56%,极低滑坡易发区的比例占10.88%,表明地震扰动造成遗产地核心区内滑坡易发性较高,整体处于较容易发生的状态。2017年至2019年,高和极高易发性区域迅速下降至11.00%,极低易发性区比例迅速增长,从13.56%增至51.87%。2019年至2020年,高和极高易发性区域继续减少,其总比例从11.00%降至8.71%,极低易发性区域继续扩大,其比例从51.87%上升到55.57%。上述研究表明,经过灾后的自然恢复并辅以人工治理修复,九寨沟遗产地内地质灾害风险大大降低。

九寨沟滑坡易发性

九寨沟世界遗产地管理局副局长杜杰表示,近年来积极开展九寨沟震后生态恢复治理,目前已见显著成效。“不过,遗产地内植被生态的稳定性仍具有较大提升空间,需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的监测与保护管理。”杜杰说,未来将进一步加强与空天院及HIST研究团队的合作,继续开展植被和水体生态环境及自然灾害的“天-地”综合监测与评估,让科技支撑为自然遗产的保护管理发挥更大的作用。

标签:

推荐